编者按:
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尽量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生活理念,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围绕“绿色发展高质量 生态文明出新绩”主题,持续开展“贵州生态日”“节能宣传周”等绿色低碳主题活动,加快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建设,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节能低碳浓厚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出行 经济环保
“开锁成功,欢迎使用青桔电单车。”扫码、人脸认证、开锁骑行,在兴义市体育中心共享单车停放点,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电单车前不时有人掏出手机进行扫码骑行。
随着共享电单车入驻兴义市,在道路上随处可见人们骑行的身影。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方便实用,打开微信或APP扫码就能查看附近停放点,骑行在摩托车自行车道上,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也很少堵车。”家住兴义市蓝天花园小区的李平在大商汇上班,骑行共享单车上下班已成为了他的第一选择。相比打车来说,使用共享单车能够节省不少费用,20分钟以内骑行只需2元钱,若是购买骑行卡,每次出行只花1元钱。“今年以来,我骑行了将近5个月,共骑行120余次,花费100余元,相当于以往一个月打车的费用,这种低碳而省钱的出行方式,确实划算。”在不知不觉中,李平已经喜欢上了这种出行方式。
取用方便、就近借还、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共享单车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俘获年轻人的心。
“开车很多时候不便捷,找不到停车位,堵车误事等情况很常见,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在城区内出行,我们一般都会采取‘步行+公交+共享单车’的方式,省时省力,经济环保。”不少年轻人表示,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可以随时查看公交站点停靠时间,也可以查看共享单车的停放点,多样的出行方式,对年轻人来说时间上更灵活不说,既避免拥堵又低碳环保。
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的今天,只要条件允许,步行上下班的人也越来越多,既锻炼了身体,也能享受沿途的风景,“绿色出行”理念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也逐步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宠。
6月9日一早,位于兴义市荷塘郡府小区露天停车场的国充新能源充电站,有七、八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在充电。

“我是今年年初买的车,现在油价上涨了,对比使用汽油的车辆,新能源汽车便宜又低碳环保。”正在充电的车主王先生说,新能源汽车充电方便,只需将充电桩上的充电头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口即可充电,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充满。而且价格实惠,8毛钱一度电,充满只需20多元,就能行驶300多公里,在兴义城区充电站点也很多,不论家用还是专车出行都特别便利。
据悉,该充电站的充电桩采用120千瓦双枪直流快充设备,能满足99%以上的新能源车型,平均40至60分钟即可充满一次电,得到了新能源车主的一致好评。

2021年,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工具在全州各县(市、新区)和重点旅游景区入驻,为群众出行、观光带来方便实惠。1至9月全州新增公交车、出租车752辆,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628辆,新增或更新公交车、出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为83.51%,完成充电桩建设279个,绿色出行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高。
低能耗的出行方式,伴随着便利的出行保障设施,让城市的空气更清新,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绿色出行中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低碳出行。
绿色生活方式 根植于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在兴义市精英幼儿园内,一场关于光盘行动的教学主题活动正在开展。
“‘光盘行动’就是要做到不剩饭,吃多少盛多少,农民伯伯们很辛苦,我们要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口饭菜。”
在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们宣讲粮食的来之不易,感知农民伯伯的辛苦,并通过给每个孩子一张奖励卡,每天光盘就会有贴纸奖励,集满十张就能兑换奖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合理、适量用餐,反对餐桌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学校和家庭从幼儿时期就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让绿色理念深植心中,从而影响其行为。”兴义市精英幼儿园吴老师说道。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在唐女士家中,时刻保持着节粮、节水、节电的绿色生活方式。洗菜水留着洗碗,洗脸水留着冲厕所或是浇花;家里照明使用节能灯,外出携带餐具等等。对唐女士来说,这些习惯已经融入生活,他们正在适应新的习惯——垃圾分类。

“刚开始对于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等分类我真是不懂,就知道塑料瓶和纸板能卖钱。但在社区的宣传和科普下,我现在已经掌握很多垃圾分类小知识了。”唐女士笑着说,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麻烦,自己乐在其中。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是营造低碳生活的重要举措。兴义市在城区主次干道安装1400余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在桔山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试点片区已覆盖梦乐城、桔山湿地公园、国际生态城小区、天鹅湾小区、公园首府小区等地,累计投入近200万元。安装1个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2台智能生活垃圾回收站、41个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绿色生活方式正是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今,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逐渐发生改变。
绿色环保理念 值得倡导
兴义市梦乐城购物中心是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的首选地之一,在这里,吃的、穿的、玩的一应俱全。
在一家名叫蜜雪冰城的奶茶店,店员小刘正忙着为到店里消费的顾客准备奶茶。“到我们店喝奶茶和大部分奶茶店不一样。”小刘介绍,“我们店喝奶茶用的吸管都是纸吸管,一杯奶茶喝完吸管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样主要是倡导消费者消费时能够体验到低碳环保。”
市民黄女士每次到超市购物总忘不了带上自己的“宝贝”——几个用布制作而成的可折叠为爱心形状的购物袋。“这是到超市购物时有一次给我们发送的购物袋,因为可以折叠,而且外观也好看,所以我就一直将它保存了下来,每次逛超市,我都会带上这种购物袋,一来可以节省几毛钱购买塑料购物袋,二来也觉得少用塑料袋更环保。”不仅如此,黄女士在日常生活中还不忘教育正在上幼儿园的两个女儿,让她们养成节约环保的好习惯。每次带女儿们到外面玩,不管是否准备购物,黄女士总会提醒孩子带上购物袋,“购物尽量少用塑料购物袋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家的一种购物习惯。”黄女士说,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绿色环保的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纸袋、纸吸管正逐步代替塑料制品……
张帆是一名外卖小哥,跑外卖已经两年多了,让他体会最深的是最近一年多来装外卖的袋子已经由塑料袋逐渐变成了纸袋。“一般情况下,包装袋子改变对送外卖并没有很大影响,但是遇到下雨天,用纸袋送外卖就有点麻烦,被雨水淋湿的话担心顾客会有意见,所以雨天送外卖我们就会分外小心。”张帆说,刚开始心里难免对纸袋包装会有抱怨,但大多数的顾客都能理解。“可能大家都觉得塑料袋用多了会污染环境,用纸袋包装更加环保吧,纸袋包装现在大家也基本认可了,感觉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世界变得更环保,即便是像我们一样的外卖小哥也不例外。”张帆如是说。
如今,在黔西南正有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群众在认真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共建舒适美丽的绿色家园,绿色能量正惠及越来越多的人。低碳生活就在身边,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更加可持续。
(责任编辑 权利)